中文AV网址在线观看_亚洲精选无码专区_亚洲欧美色欧另类欧日韩_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

全國站 [切換城市]
眾眾網全國頁 經濟師考試備考經驗:計算題答題技巧總結

經濟師考試備考經驗:計算題答題技巧總結

來源:網友投稿 時間:2020-01-06

 記住兩個例題。   第*個例題:已知全社會現有貨幣供應量為24億元。中央銀行又重新放出基礎貨幣2億元。當時的貨幣乘數為4.5,則全社會將形成的最高貨幣供應量為——24+2乘以4.5=33億元。   第二個例題:當存款準備金率為6%,貨幣供給比例為14%時,中央銀行放出1000萬元信用,最終形成的貨幣供應量為——1000乘以(6%加上14%之和的倒數)=5000萬元

  一、關于邊際產量。

  邊際產量=總產量1—總產量2.

  例題:當企業(yè)投入勞動的數量為3個單位時,其總產量和平均產量分別為3500、1167;當投入勞動數量為4個單位時,其總產量和平均產量分別為3800、950.則該企業(yè)的邊際產量為——3800減去3500,等于300.

  二、關于平均產量。

  平均產量=總產量÷單位個數

  例如:當企業(yè)投入勞動的數量為2個單位時,其總產量和平均產量分別為3000、1000;當投入勞動數量為3個單位時,其總產量和平均產量分別為3500、500.則該企業(yè)的投入勞動數量為3個單位時的平均產量是——3500÷5等于1167.

  三、關于邊際成本。

  邊際成本=總成本1—總成本2.

  例題:當某企業(yè)的產量為2個單位時,其總成本、總固定成本、總可變成本、平均成本分別為2000、1200、800、1000元。當產量為3個單位時,其總成本、總固定成本、總可變成本、平均成本分別為2100、1300、900、700元。則該企業(yè)的邊際成本為——2100減去2000等于100.

  關于全要素生產率

  全要素生產率=經濟增長率—(勞動份額 乘以 勞動增加率)—(資本份額 乘以 資本增長率)

  例題:如果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經濟增長率為7%,勞動增長率為2%,資本增長率為3%.勞動產出彈性和資本產出彈性分別為0.65和0.35.根據索洛余值法,在7%的經濟增長率中,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的貢獻約為——百分之7減去 (0.65乘以2%)減去(0.35乘以3%)=4.65%約等于4.7%.

  四、關于貨幣量。

  記住兩個例題。

  第*個例題:已知全社會現有貨幣供應量為24億元。中央銀行又重新放出基礎貨幣2億元。當時的貨幣乘數為4.5,則全社會將形成的最高貨幣供應量為——24+2乘以4.5=33億元。

  第二個例題:當存款準備金率為6%,貨幣供給比例為14%時,中央銀行放出1000萬元信用,最終形成的貨幣供應量為——1000乘以(6%加上14%之和的倒數)=5000萬元。

  五、關于眾數、中位數。

  弄清楚概念。眾數就是一組數據組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。中位數就是位置在中間的那個。

  當一組數據為奇數個數時,中位數好分辨。當一組數據為偶數時,則把最中間的兩個數字相加后除以2即可。(均需要先從小到大排序)

  例題:某中學高一年級8個班學生人數從小到大排列后為:40人、42人、42人、42人、44人、44人、45人、36人。則眾數為42人,中位數為42加上44后除以2,等于43人。

  六、關于關于離散系數。

  離散系數=(標準差÷算數平均數)×100%.

  例題:某學校學生平均年齡為20歲,標準差為3歲,該學校老師平均年齡為38歲,標準差為3歲。比較該學校學生年齡和教師年齡離散程度是——

  學生年齡離散程度計算=(3÷20)×100%,教師的=(3÷38)×100%,比較一下結果,學生的大于老師的。

  七、關于平均產量。

  所有產量之和除以月份數。

  例如:某地區(qū)1999年——2003年原煤產量如下:

 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產量(萬噸) 45 46 59 68 72

  該地區(qū)1999年——2003年平均每年原煤產量是:

  34+46+59+68+72的和除以5=58

  關于平均人數

  例題:某企業(yè)各月月初員工人數見下表:該企業(yè)一季度員工平均人數為()人、

 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每次登記時間間隔相等。

  月初員工人數 40 44 46 46 公式:見下面。

  計算如下:平均人數=(二分之40+44+46+二分之46)除以(4-1)=44.3

  說明:公式:平均數=第*個數據和第二個數據的二分之一加上所有剩余的數據后,再除以(n-1)

  一般最后一列不算。例如以上題目中的4月份。但是數據要算的。不然無法計算平均人數。

  關于登記時間間隔不相等的平均數計算。

  (比較難,一般不大會考)如果有時間,請看書上P212——P213頁的例題。

  八、關于環(huán)比發(fā)展速度。

  環(huán)比發(fā)展速度=定基發(fā)展速度相除。

  例題:以2002年為基期,我國2002年和2003年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定基發(fā)展速度分別為137.4%和164.3%.則2003年和2002年相比的環(huán)比發(fā)展速度為164.3%除以137.4%=119.6%

  平均增長速度=平均發(fā)展速度—1

  例題:1994年至1998年我國第三產業(yè)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發(fā)展速度是114.99%.則這期間平均增長速度是(14.99%)

  商品銷售量指數=銷售額指數 除以 價格指數

  例題:某商品銷售額指數為110.21%,價格指數為107%,則商品銷售量指數為:110.21%除以107%

  單位成本指數=生產費用指數 除以 產量指數

  例題:某企業(yè)總生產費用今年比去年上升50%,產量增加25%,則單位成本提高了%?

  今年費用指數為150%,產量指數為125%.150%除以125%—1,就等于成本提高的百分數。

  關于應精簡職工數,我覺得比較難,放棄。呵呵。

  關于實際工資:實際工資=名義工資 除以(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加上1)

  例題:某職工2008年8月領取工資3000元,當月的消費價格指數為8%,則該職工實際工資為()

  3000除以108%=2777.78元

  關于企業(yè)利潤額的比較,我覺得很煩,放棄了。 :)

免責聲明:機構動態(tài)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,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、排版、編輯,是出于傳遞 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